虽然北京已经下了几场雪,但气温仍未到“严冬”程度。不过,进入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后,尤其是将要来到的“三九天”,才让北京迎来真正意义的冬天。
在这个时节,每天清晨无论是大雪还是大雾,都会有健身者如约出现在街头。良好的健身习惯固然值得称赞,但牛映雪副教授再次提醒大家注意,冬季健身要讲究科学性。
冬季健身好处多多
冬季坚持户外体育锻炼,对增进人体健康水平意义重大,有益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其一,坚持冬季室外体育锻炼的人,抗寒能力比一般人增强8至10倍。其二,坚持冬季室外体育锻炼,可使人体血液中的抗体增多,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强。其三,坚持冬季室外体育锻炼,可以使得人体接受阳光的照射充足,阳光中的紫外线不但对人体皮肤、衣服有消毒作用,还能促进身体对钙、磷的吸收,尤其对正在长身体的青少年来说,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。其四,坚持冬季户外体育锻炼,还可以加快血液循环,增加大脑氧气的供应量,对消除大脑长期工作带来的疲劳、增强记忆力、提高学习效率等都有积极的作用。
那么,冬季体育锻炼又要注意什么呢?
准备充分防止损伤
冬季气温低,人体的肌肉、韧带在寒冷的刺激下会出现黏滞性增加,使肌肉的弹性和伸展性降低,各关节的生理活动度减少,体内的代谢放缓。特别是刚从室内到室外,温度骤然降低,会使皮肤和肌肉立即收缩,感觉关节、韧带以及身体发僵。在这种情况下,若立即进行剧烈的锻炼活动,有可能造成肌肉、韧带的拉伤或关节损伤,而且由于突然性的心跳加快,还可能引起恶心、呕吐等不适应症状。
因此,每次锻炼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,要做到浑身发热,使肌肉、关节、韧带、内脏器官等进入适应运动的状态,提高神经中枢的兴奋性,血液循环和物质代谢得到改善,以防运动损伤的发生。
增衣保暖防止受寒
寒冷季节感冒人数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冷空气引起鼻、咽黏膜血管缺血而抵抗力减弱,造成细菌和病毒易于繁殖、散布的环境。先是上呼吸道黏膜发生炎症,再蔓延到支气管炎而引起发烧、咳嗽等症状。因此,预防感冒的关键在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和对寒冷环境的适应能力,冬季坚持户外锻炼可以有效达到这一目的。
在冬季进行锻炼时,应根据气温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。很多锻炼者有一个误区,习惯于在锻炼之前换上轻便的衣服,但是,科学倡导增减衣服应该在运动中增减,而不是运动前后一下子增减。正确做法应该是在进行锻炼的过程中,随着感觉边练边脱。不要穿得太厚、太臃肿,以免妨碍身体的运动,加重身体的负担,乃至出汗太多,反而招致感冒。在运动中间休息时,切记穿上外套,注意预防感冒、气管炎等常见病。同时,每次锻炼结束之后,要把汗及时擦干并换上干衣服,以防感冒。
涂油抹脂防止冻伤
冻伤是指人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中发生的局部或全身性伤害事故。冻伤与气候因素、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。气候因素包括气温、风力和湿度。全身因素包括疲劳、饥饿、缺少睡眠、疾病、营养不良等。局部因素包括鞋袜过紧或潮湿、久站、不注意手脚和耳等外露的末梢部位的保暖。人体产生冻伤主要发生在手部、脚部、耳朵等部位,所以对暴露在外的手、脸、鼻和耳朵等部位,除了经常搓、擦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外,还应抹上适量的防冻膏、抗寒霜、油脂等以防皮肤冻伤,必要时可以戴上帽子和手套,加强保暖。
细心选择环境场地
在寒冷的冬天,人们活动多在屋子里,外出也常常坐车,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比较少,所以,冬季应多进行室外活动。寒冬的户外锻炼要特别注意活动场地的地面,尽量少在柏油路、石头地等硬路面进行锻炼。因为冬季天气寒冷,此类地面要比夏天更加坚硬,对脚、腿、骨骼、关节冲击力加大,容易受伤。所以,应尽量多选择在土地上进行锻炼。
冬季户外锻炼要避免在大风、大雾天气中进行,因为运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,恶劣天气时空气中的灰尘、杂质、细菌、病毒含量较高,造成室外空气相当污浊,能见度大大降低,常会引起呼吸道及其他疾病发生,这时应停止户外运动。另外,还要注意不要在冰冻不实的河、池、坑、渠等场地内滑冰,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