瑜伽(yoga)是东方最古老的强身术之一,公元前起源于印度,在全世界流行。瑜伽一词源于梵文音译,有结合、联系之意,这也是瑜伽的宗旨和目的,即为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之义。瑜伽在印度有着悠久的历史,与婆罗门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在印度,人们相信通过瑜伽可以将产生轮回的痛苦,内在的自我将与宇宙的无上我合一;通过瑜伽将产生轮回的种子烧毁,一切障碍都将不存在。现在,很难区分瑜伽与印度教的关系,在寺庙中,在经书中,在生活中,在许许多多的范围,两者的关系相互融合。
起初,瑜伽修持者只有少数人,一般在寺院、乡间小舍、喜马拉雅山洞穴和茂密森林中心地带修持,由瑜伽师讲授给那些愿意接受门徒,以后瑜伽逐步在印度普通人中间流传开来。
而今的瑜伽,已经是印度人民几千年来从实践中总结出的人体科学的修炼法,再也不是只限于少数隐居者仅有的秘密。瑜伽已在全世界广泛传播。印度有很多专门研究瑜伽的学校。
从广义上讲,瑜伽是哲学,从狭义上讲,瑜伽是一种精神和肉体结合的运动。一般提到的瑜伽,是指功方法,用来增进人们的身体、心智和精神的健康。
呼吸是人最重要的机能,但是人们对呼吸的了解却很少,经常以不正确的方法进行呼吸。在日常生活中,由于人为的因素,我们的呼吸一般是任意和不规律的,大多数人呼吸浅短,缺乏规律,违反身体呼吸系统自然之律动。这样,身体不能吸收足够的宇宙能量,神经系统逐渐受损害,内分泌系统不能正常起作用,导致身体丧失力量和活力,产生经常性的疲劳和沮丧的感觉。人的身体状况,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呼吸的规律性,甚至呼吸方式可以高度地反映出一个人的情绪情感。当人们在心烦意乱的时候,例如沮丧、悲痛或抑郁,呼吸就变得很慢和没有规律。而在狂怒、焦虑和紧张不安时,呼吸则变得迅速、表浅和混乱。连续不规律的呼吸,不仅损害神经系统,而且妨碍内分泌的固有功能,最终时体质变得虚弱。
呼吸随年龄增长产生变化,年龄愈长,呼吸愈浅弱。深长呼吸对健康非常重要,可以时头脑灵活,体力充沛,感觉年轻。普通人每分钟呼吸15~16次,坐禅中的呼吸达到每分钟5~6次,修持得法每分钟1~2次,甚至可达到箱龟蛇一样微呼吸,不消耗能量。
瑜伽认为,人一生的呼吸量是有一定限度的,呼吸又快又匆忙,人一定早逝。相反呼吸缓慢,犹如在品尝空气的人,可获得长寿。例如,脾气暴躁的猴子,呼吸频率快,寿命不长,而鹤与龟,则以缓慢温和的长息呼吸法长寿。自古有前年鹤、万年龟的说法,足见缓慢呼吸是长寿的关键。
调整呼吸是我们生存的基本因素,也是健康的必要基础。通过肺部吸入充足的氧气供给身体,可促进心脏血液循环,并且通过血液流动将能量送至身体各部。所以,若想长生,秘诀就是使呼吸自然绵长。
呼吸通常有三种方式:胸式呼吸、腹式呼吸、无控制的混合呼吸。一般人都是胸式呼吸(即浅短之呼吸),一种胸部运动。腹式呼吸是吸气时横隔膜向下降的运动,是修炼呼吸,应成为我们生存的方式。
横隔膜呼吸练习法
可取随意的姿势,仰卧、静坐、站立均可。卧或站双脚适度分开,双眼轻闭,一手置于胸前,另一手置于腹部上方,以便感觉横隔膜以及腹肌的活动。然后以鼻腔缓慢、细长的吸气和呼气,不可出声或振动或停息。然后加大正常呼吸的过程,放呼气时,尽量把气吐尽,分多次吐,然后有意腹肌想内瘪,并温和地收缩肺部,将气呼出。然后吸气吸满,但不可过分勉强,腹部恢复原状。当吸气时会发觉腹壁和肋骨下部向外推出,胸部只有轻微移动。这种呼吸是借助横隔膜的收缩和下压形成吸气动作。每天练习3~5次,每次3~5分钟。
横隔膜呼吸法对身体有三大功效:
(一)横隔膜呼吸不同于浅短的呼吸,能使宇宙能量充满整个肺部,供应身体充足的氧气,将体内的废气、浊气、二氧化碳呼出体外。
(二)横隔膜上下移动,犹如温和的按摩,促进脏腑的血液循环,增强其机能。
(三)横隔膜呼吸法是以最少的力得到大量的新鲜空气,因此是极其有效的呼吸方法。
姿势练习
目前较为流行的瑜伽姿势练习大约有80多种。瑜伽姿势与大多数体育练习不同,它不涉及快速或用力的运动,也不引起粗重的呼吸。相反,瑜伽姿势做得很缓慢,步骤很分明。修习者在做每一项瑜伽练习时,都是放松而又警惕的,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这项练习在其体内所产生的感觉上。
由于人的身体习惯于旧有的生活规律和动作,许多练习者在刚开始练习时几乎无法承受体位所带来的大量能量,身体出现强烈的抖动。但是坚持下去,掌握了那些要诀,就会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状态,那时再练习体位法身体就好比定坐在椅子上一样,平稳、自然、舒适;同时,人体内部孕育、滋长出强大的生命气息的力量。瑜伽师往往能长久地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,实际上他非但没有因为这种长世界的呆滞而感到麻木和困倦,相反却积蓄和增加了体内的能量,使他越发精力充沛。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