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将一日划分为12个时辰,而人体也有12条经脉,12经脉又隶属于12脏腑,每一个时辰都有精气的流注。人们若能顺应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12时辰养生的核心规律,在与自然界相融的同时,也就达到了养生的目的。
很多人会质疑:“中医师说人在胆经和肝经运行的夜间11时至3时中没有充分睡眠,会影响皮肤状况,那么在其他经络运行的时间也要睡觉,才能助益各个经络作用吗?”风度男人健康专家维康告诉你,其实不同经络流注的时间,还要配合大自然环境对人影响的生理时钟改变;如日出后天地光明,天气温暖,适合外出行动,日落后天地黑暗,环境寒凉,宜居家休养等,各有不同的生息养生方式。
据中医理论,“经”贯上下,“络”交错于各经间。人有12经脉,分为阴阳及手足,2类各有3组,各组各连到1个脏腑,经脉循环的顺序为肺经、大肠经、胃经、脾经、心经、小肠经、膀胱经、肾经、心包经、三焦经、胆经、肝经,至肺经。
若能按照经络运行顺序调养,可常保健康,但现代人生活繁忙,有时得熬夜工作,如果已有明显肝胆不畅症状,但又不得不熬夜工作;可在晚上11点前先小睡一番,待气血运行过肝经后再工作,必定精神百倍。
子时(23时―凌晨1时):对应的经络是足少阳胆经,对应之腑为胆。胆主少阳春升之气,具有升发之性,全身之阳气,都依靠胆来发动。子时养生,是助其生发一身之阳气。
此时该入睡,保证睡眠充足,使胆经获得足够的能量。
丑时(凌晨1时―3时):对应的经络是足厥阴肝经,对应之脏为肝。肝具有使全身气机疏通畅达、通而不滞、散而不郁的作用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论》说“卧则血归于肝”,丑时如能进入深度睡眠,才能发挥肝藏血的作用。
因此,此时不要熬夜,因为肝脏要造血、要解毒,休息好了,才能保证肝脏功能修复,并提高人体免疫力。
123相关阅读